郭先生
181 2433 8518
在大电流拨动开关中,电弧侵蚀是影响触点寿命和可靠性的核心问题。银基复合触点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、导热性及抗电弧性能,成为高压直流快充等场景下的关键材料。其抗电弧侵蚀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一、材料组分协同作用
银基复合材料通过添加金属氧化物(如AgSnO₂、AgZnO)或难熔相(如Ti₂SnC、WC),形成多相结构。例如,Ag-Ti₂SnC复合材料中,Ti₂SnC在电弧高温下分解为Ti/Sn氧化物,但氧化程度受材料转移控制。当Ti₂SnC含量为4%时,富Ti/Sn相氧化程度降低,同时高含量Ti₂SnC可缩短断弧持续时间,抑制电弧持续侵蚀。
二、电弧迁移与能量分散
银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电子结构影响电弧迁移路径。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,Ag/Ti和Ag/Sn界面电子发射倾向更强,而Ag/C界面因电子转移至C原子,电弧跳跃概率降低。通过增加Ti₂SnC含量,电弧迁移点增多、速度提升,能量分散至更广区域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材料熔化喷溅。
三、冶金学效应与稳定态形成
电弧作用下,银基复合材料经历动态冶金过程。以AgNi为例,镍颗粒在电弧高温下溶解于银熔体,冷却后弥散析出,形成细化的Ni/Ag组织结构。这种稳定态结构可降低接触电阻波动,减少电弧重燃概率。类似地,AgC材料通过碳粒氧化生成CO气体逸出,在触头表面形成多孔富银层,始终保持低接触电阻与抗熔焊性。
上一篇:拨动开关的电弧抑制与绝缘设计
下一篇:废旧拨动开关中贵金属回收工艺分析
Copyright © 东莞市恒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粤ICP备18066939号